学校召开第七届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大会
5月19日至20日,我校隆重召开第七届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大会。
大会听取了副校长黄辉题为《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持续前进》的主题报告。报告对我校2012年以来的学科建设与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我校在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举措。报告指出,2012年以来,我校在学科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重点学科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科方向渐具特色,学科队伍进一步壮大,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稳步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科研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标志性科研立项取得新进展,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科研成果水平进一步提高,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初见成效。报告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并提出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必须走“三结合、三并举、三转变”的改革之路。即科技、教育、经济的三结合;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与管理创新三并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创新组织管理要改革个体、封闭、分割方式,逐步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机制转变;创新要素与资源要突破孤立、分散的制约,逐步向汇聚、融合的方向转变。
会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牟廉明、政法与历史学院院长胡绍元分别分享了各自学院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科研创新代表李甫老师交流了自己在科技工作中的实践收获。
分组讨论中,六个小组就开展科技成果评价、促进科学成果转化,进一步搞好学科建设工作,有效推动专业学位点建设等方面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闭幕式上,校长谢峰强调指出,全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学科建设和科技工作的认识;要强化领导,共谋发展,努力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学科建设要以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为目标,以取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攻方向,以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为核心,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智库建设为先导,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特色方向,发展优势学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大会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了隆重表彰,本次优秀科研成果奖共25项,其中自然科学类9项,人文社会科学类16项。
学校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训
5月22日,学校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训。本轮培训共涵盖干部教师95名,涉及各教学院部的院长(主任)、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以及其他骨干教师,预计6月上旬结束。
5月22日,“教学管理与教学建设人员培训”正式启动,共计有44名教师赴西南大学进行为期8天的专题研修,系统学习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师范生培养模式与教师教学发展、高校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等。此次研修对促进我校教学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将产生积极影响。
5月26日,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场骨干教师培训会举行。副校长曾良主持并作动员培训讲话,具体讲解了学校全面推进“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要求参训教师创造性的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讲人王希尧教授以“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为主题,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中心的原因、含义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本轮培训对探索学校办学转型的路径,全面推进我校“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隆重举行首届劳动模范表彰暨事迹报告会
5月26日,学校首届劳动模范表彰暨事迹报告大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得到师生公认的8位同志被授予“内江师范学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们是:钟素花、焕力、尚江川、屈梅、徐武、王瑛杰、张婷、黄长元。
首届校级劳动模范推荐范围为近三年来,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科研、管理教辅、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等。自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以来,本届学校劳动模范推荐评选工作坚持“重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原则,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工作第一线,兼顾不同方面和层次而展开。
校党委书记马元方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各位劳动模范的突出成绩,高度赞扬了劳模们胸怀大局、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精神,并向全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工发出了向劳动模范学习的号召,希望大家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学校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学工队伍建设 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3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
2013年,我校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加大力度开展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培训工作,如组建学生工作科研团队,组织新进辅导员参加校内培训、全校专职辅导员参加远程培训、参加全国辅导员博客比赛,组织开展我校第一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同时推荐2名辅导员参加第九期辅导员国内高校交流等。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建设,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其中,为实现学生工作队伍“团队化、项目化、课题化”组建的6支科研团队,成功申报了1项省级重点课题、2项校级重点课题、2项校级一般课题,出版2本专著,发表C类核心2篇、D类核心5篇,一般期刊36篇;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主办的2013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个二等奖;在省教厅举办的四川省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一个优秀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按照相关文件要求,继续加强学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学校成功申报“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5月上旬,经省内教育、农业和林业等部门组织专家共同评审和遴选,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获准立项为省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创新体制机制,办好一批涉农学科专业,着力提升高等农林教育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此项目的实施将为地方产业链的良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
至此,我校已有“软件工程”和“水产养殖学”两个省级“卓越计划”项目。学校将以成功申报省级“卓越计划”为新的契机,召开实施方案启动会,创新制度建设,认真研究与分析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积极开展企业行业科研院所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卓越计划”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争取我校的“卓越计划”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对学校顺利实现专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窗
▲5月4日,我校在西区礼堂隆重召开了2012-2013年度学生表彰大会。
▲我校音乐学子在四川省教育厅主办的“四川省第四届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中喜获佳绩。
▲5月8日,党委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特邀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教育长、进修部主任吴少柏教授作专题报导。
▲5月9日,我校召开2014年实习工作研讨会。省内各市、县、区教育局领导,省内各实习基地领导,我校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研讨会分开幕式、专题讲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三部分进行。西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宋乃庆、遂宁安居育才中学副校长何德军先后作了“高中课改”和“导学讲评式教学”两个专题报告。
▲我校学子在5月9日-11日举行的第六届“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四川赛区决赛中获得学生流行组金奖。
▲学校健美操队在5月9日至11日举行的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四川分站赛)上荣获“最佳表演奖”(全场仅三支队伍获此殊荣)、健身操(舞)3个“一等奖”以及竞技3个单项冠军、1个亚军的佳绩。
▲5月13日晚,学校第四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西区礼堂举行。
▲5月15日,体育学院首届体育文化实践周颁奖典礼暨汇报表演在西区田径场举行,本次活动包括田径、定向越野、说课、演讲比赛、模特儿大赛等15项内容。
▲5月15日,校党委副书记费文晓一行6人,前往内江市委分配我校帮带结对的银山镇平安寨村和碾子湾村进行调研。
▲学校田径队在5月16日至17日举行的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荣获甲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 5月20日,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主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我校,黄梅戏《女驸马》备受青睐。
▲5月23日,我校与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四川省档案学校、达县职业高级学校、南溪职业技术学校等联办学校在校召开五年制高职教育工作会议。
▲5月23日,川南片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重点就高校科研经费、三公经费、绩效工资等的管理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5月24日至26日,学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本次运动会以“全民齐健身,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共分为两大项目,即武术比赛和健美操比赛。
▲5月28日下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4年年会顺利召开。
▲5月29日下午,我校在第一学术报告厅召开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特邀宜宾学院校长汪明义教授作了关于学校转型发展的专题报告。
▲5月下旬,党委书记马元方率招生就业处、继续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以及外事办等部门相关同志一行5人访问了澳洲纽卡斯尔大学和南昆士兰新西兰大学。
▲5月30日,2014年中国·内江第五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在甜城湖上开幕。我校共计派出240余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340余名学生投入开幕式文艺演出,两支队伍参加龙舟比赛。演出中,我校学子以精湛的表演获得了满堂喝彩,展示了高校服务地方的责任担当和莘莘学子良好的专业素养,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