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2014年简讯第七期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日期:2014-09-04

 

聚焦转型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7月5日,学校召开转型发展研讨会,会议围绕《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内江师范学院关于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展开了深入讨论。
根据《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我校将加大转型发展工作力度,坚持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互动,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需求对接,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做精做优教师教育专业,做大做强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力争用3-5年的时间,试点5-7个专业(集群),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建设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开展应用性研究,建立应用技术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实现转型发展初见成效;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至2020年前后,通过调整、重组、新建等方式完成二级学院重新布局,深化转型体制改革,真正实现转型发展。
校长谢峰在会上指出,学校推进转型发展不是颠覆,而是重构和深化,是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延续和深化;转型发展不能等、靠、要,只能依靠自己,要充分利用引进人才的杠杆,资源配置的杠杆,成熟的先改,有积极性的先改,先改先主动,不改就被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是改革的步子必须迈出去,改革永远在路上。
党委书记马元方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首先,转型是我校又一发展机遇,必须要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其次,转型发展要明确目标,就是要办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技术大学。再次,转型发展要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立足地方,促进转型升级发展。
会议号召全体干部和教师把思想统一到学校党委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大局上来,统一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去,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的作风,开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我校顺利开展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自5月启动宣传工作以来,广大学子积极响应,2支省级团队、24支校级团队、44支院级团队,累计3000余名志愿者的足迹遍及甘肃陇南、贵州、云南、四川阿坝、凉山、甘孜、内江等地,圆满完成预期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为1200余名空巢老人带去温暖,支教2200余名留守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约6000份,进行政治文化宣讲80次,累计社会服务数万小时,维修家电420台,文艺汇演70余次,我校义务支教队与经管学院合作组成的“校企合作,为爱筑路”项目更是进入了全国百强。同时,暑期骨干见习也顺利开展,185名志愿者参与四川省“逐梦计划”,深入全省各类单位实习;60名志愿者到内江市各机关单位见习,形成高效、合作、双赢的社会实践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展现了我校学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实践,也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使同学们受益匪浅,既开阔视野、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又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党务干部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圆满结束
 
7月14日,我校党务干部赴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圆满结束。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培训班领队高宁在结业典礼上指出,此次我校党务干部踏上井冈山的红色土地,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学习感悟井冈山精神,真正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成熟的、科学的党性教育培训,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
此次培训为期5天,采用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短短一周时间里,47名干部学员们重温了井冈山斗争史,瞻仰了革命烈士陵园和曾志墓,参观了朱毛故居、会师广场、黄洋界保卫战旧址,重走了红军挑粮小道,体验了红色拓展训练,听取了井冈山精神专题解读、群众路线及党史国史专题辅导报告,并与红军后代进行了近距离交流,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涤荡,思想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收获甚丰。
结业典礼上,学员代表、行政党总支书记张红扬和数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莲莲分享了此次培训的心得体会。高宁在典礼上向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的领导、老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深刻总结了本次培训的特点及收获,并向全体党务干部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一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坚定不移跟党走。要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折不扣地学习中央和省委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党在高校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二是勇于开拓,敢于担当,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多做夯实基础、攻坚克难的工作,从根本上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三是团结同志,凝聚合力,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要继续坚决反对“四风”,通过扎扎实实的举措惠及师生,统一思想,凝聚合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人格力量,感召、带动全校师生积极投身实现学校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共同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这是参加本次培训的党务干部共同的心声。此次党务干部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的成功举办为我校干部培训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学校还将组织更多干部教师赴红色摇篮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大家事争一流、敢为人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学校的转型升级发展大计。
 
我校新校区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在省政府、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内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目前,我校新校区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早在2013年12月,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市长杨松柏及我校党政主要领导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校新校区建设问题,确定了新校区建设采取整体搬迁,由市政府实施交钥匙工程的建设方案。会后,学校积极加强了与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并召开专题教代会,取得广大师生员工对新校区建设的支持。
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多次来校调研、协调新校区建设相关工作,解决新校区建设规划选址、土地调规、立项报批、方案设计等问题。内江市规划局已于5月底出具用地红线图和项目选址初审意见书,新校区建设选址位于内江市东兴区长江大道以北,321国道以东的红庙村和松柏村。新校区整体控规2520亩的建设用地(其中教育科研净用地2123亩,教工生活用地200亩,城市道路用地197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00000.0,其中一期工程550000.0,二期工程150000.0
为加快推进新校区建设,学校目前正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学校完成了项目前期《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并通过校园网发布了开展新校区规划方案咨询工作的信息,得到全国20余家规划单位的积极响应。经慎重研究,学校从中筛选了3家国内资质优秀、业绩突出的规划单位进行新校区总体规划咨询工作,此项工作可望9月底完成。学校力争在今年12月底完成新校区立项前的环境评估、节能评估、水保评估、可行性研究等各项工作,并完成立项上报。规划方案出炉后,学校将在全校展示,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员工意见建议。
据悉,省发改委已将我校新校区建设列为全省100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市委市政府也把该项目作为头等大事、要事来抓,力争把我校新校区建成高规格、高品位的校园,建成能代表内江形象的大学。
 
信息窗
 
7月1日,民盟省委领导一行在驻会副主委田继万、组织处处长王继立,民盟市种魑笥婪嫉拇煜拢谛姓?08会议室与学校党委书记马元方、副书记费文晓及相关同志进行了调研座谈。
7月2日,副校长赵明、张蕴书率领学生处、保卫处、基建处和后勤处负责人对学校开展了放假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 7月3日,2014年川南片区部分高校人事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重点就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推进职员制改革、教师的分类改革与职称评审改革以及绩效工资分配及绩效考核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认真的探讨和交流。
▲7月3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张荣一行来我校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以及内江市共青团网络宣传情况。
7月6日,学校召开省级卓越工程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论证会,旨在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对其进一步完善。
▲我校原创舞蹈作品在7月14日至7月17日举办的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首届青年舞蹈比赛中斩获佳绩。
7月18日,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省教育厅等相关单位组织召开了对我校党委书记马元方、校长谢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通报会,审计结果报告肯定了马元方、谢峰同志担任现职以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并特别指出在本次审计范围内,没有发现马元方、谢峰同志有个人经济问题和违反廉政纪律规定的问题。目前审计工作已完成,开始进入后期整改阶段。
▲我校学子在7月29日至31日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立思杯”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暨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评中斩获佳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校健身气功代表队在7月22至25日的“古井贡·年份原浆杯”2014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创佳绩,在集体项目比赛中荣获易筋经一等奖。
 
内江师范学院党办、院办(校友办、法律事务办公室)
版权所有
地址: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红桥街1号     
电话:0832-2341539      传真:0832-2341206    
邮编:641100